在川渝接壤的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一条宽广的路途连通郊野与远方,千亩菜园孕育期望,村干部直播带货架起产销桥梁,村庄复兴的生机与图景,正在这儿缓缓打开。
清晨五点,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的蔬菜地里已热闹非凡。菜农们戴着草帽,利索地将新鲜的二荆条、丰满的鲜食玉米装进筐里,远处的西瓜地里,三轮车正络绎运送新摘的瓜果。“这季的二荆条长得好,椒型直、辣味足,重庆的批发商看了直竖大拇指。”乡民李大姐一边擦洗脑门的汗水,一边笑着说。
在这片900多亩的沃土上,四季轮作的蔬菜栽培形式让土地“全年无休”。来自重庆的栽培大户叶蓁林承包了100多亩地种西瓜,大棚里,新一批口口脆西瓜正在膨大。“每亩产值能到达8000到9000斤,现在批发价每斤1.5元,销路底子不愁。”叶蓁林算起账来如数家珍,“尽管比不上一些高产区域,但咱们靠的是质量。”为保证质量和产值,叶蓁林还雇佣了20多个当地农人,“每小时9元,薪酬月结,乡亲们干活可卖力了。”叶蓁林说,“采摘季人手不行的时分,咱们还会自动加班协助,功率特别高。”
被雇佣的乡民王大爷对此也十分满意:“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既能照料家里长幼,每个月还能增收一笔不小的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在村委会旁的蔬菜交易中心,小商贩王师傅正忙着过秤装车。“曾经收菜要绕远路,现在大桥通了,从重庆过来只需20分钟。”他指着地磅秤上的电子屏,“每天能收两车货,光玉米就能拉走3000多斤,不愁卖。”
现在,鲜食玉米、二荆条、西瓜等当季蔬菜瓜果很多上市,不同时节,莲斑白、折耳根、花菜等蔬菜接力成长,旱地坝村用丰厚的蔬菜种类,满意着商场的多样需求,也为乡民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
“家人们看过来,咱们旱地坝的鲜食玉米现摘现发,9块9三斤包邮,咬一口清甜爆汁。”村头的直播间里,村干部张莲正对着镜头热心呼喊,热心地推销着农副产品。
这样的直播场景,自2024年10月起每周都会演出两次。此前,村里的农产品出售首要依靠传统商贩收买为主。为拓展出售运营途径,当地政府统一安排村干部前往资中参与训练,村干部张莲自动报名学习直播带货技术。“刚开始连镜头都不敢直视,说话也磕磕巴巴。”张莲回想,“训练教师教咱们怎样安置场景、规划话术,回来后村里又安排模仿直播,重复练了半个多月。”
现在,张莲已能娴熟应对直播间的各种情况。从玉米的栽培进程到二荆条的烹饪办法,她都能娓娓道来。网友在谈论区发问,她也会第一时刻回答。“现在每场直播能卖出几十单,尽管不算多,但每一笔订单都代表着新商场的开辟。”张莲说道。
“曾经守着地头号商贩,价格被压得凶猛。”乡民刘大哥深有感触,“现在经过直播,咱们直接和顾客对接,一斤玉米能多卖几毛钱。”“尽管比不上大主播,但每一笔订单都是新期望。”张莲决心满满,“下一步咱们方案打造‘旱地坝’品牌,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村的好产品。”
本年5月1日,衔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与重庆市荣昌区吴家镇的旱地坝大桥正式通车。这座大桥横跨大清流河,全长82米 ,宽9米,引道全长363.5米,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两地迈入“同城年代”,对推进川渝协同开展含义深远。
“盼了这么多年,这座桥总算通了,曾经去彼岸的吴家镇,绕路不说,还得花不少时刻。现在可好了,几分钟就能到,太方便了。”李明贵笑着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重庆的蔬菜商贩刘老板慨叹道:“曾经来这边收菜,输本钱高。现在大桥通了,旅程缩短,运送时刻和本钱都降低了,能收到更新鲜、更多的蔬菜,对咱们生意协助太大了。”
旱地坝村村干部张莲也表明:“大桥通车后,重庆那儿的菜贩能直接到咱们村的蔬菜交易中心收购。今后村里的蔬菜不愁卖,价格也更有保证,乡民的收入肯定能进步。咱们方案逐渐扩展蔬菜栽培规划,优化种类,凭借大桥带来的便当,把咱们的蔬菜工业做大做强。”
在交易中心,商贩们的沟通也愈加频频。“现在每天有十多辆重庆车牌的卡车来收菜,种类多了,价格也更通明。”内江商贩陈大姐说,“曾经是‘各卖各的’,现在川渝两地的菜农、商贩常坐在一同商议行情,真实的完成了‘一家亲’。”
夜幕降临,直播的灯火仍在闪耀,蔬菜大棚里的补光灯次序亮起,川渝连心桥上不时有卡车驶过。这片充满期望的土地,正用蔬菜工业的蓬勃开展、电商直播的立异生机、川渝协作的深沉友情,书写着村庄复兴的簇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