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不锈钢地磅

首页 > 产品展示 > 电子地磅

崇左:以数字引擎驱动边疆共富

来源:杏彩体育官网登录注册入口

产品时间:2025-08-09 23:29:27

简要描述:

在祖国南疆崇左市,这片多民族聚居的边关热土上,一场深刻的“智能革命”正蓬勃展

详细介绍
    不锈钢地磅

  

崇左:以数字引擎驱动边疆共富

  在祖国南疆崇左市,这片多民族聚居的边关热土上,一场深刻的“智能革命”正蓬勃展开。作为“中国糖都”和中越边境的开放前沿,崇左市以AI技术为引擎,探索出一条“产业共兴、边关共守、民生共暖”的创新发展路径,让各族群众在共享智能发展成果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情谊,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崇左市以AI重构糖业全链条,让一根甘蔗串联起壮、汉、瑶等各族农户的“甜蜜事业”。

  广西益兴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江州区打造的甘蔗“智慧农场”,通过AI精准种植系统实现耕、种、管、收全过程智能化,亩均成本降低30%;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农场”通过无人机遥感、智能灌溉系统和AI病虫害预警模型,让甘蔗单产提升15%。更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广西甘蔗糖业技术创新中心,正通过AI开发数智化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各族农户共享技术红利。

  在凭祥市夏石镇榴利村的榴利甘蔗基地里,物联网数据采集设备正持续传输数据,无人机搭载AI识别系统化身“空中医生”精准喷药。“数字化管理平台每小时更新数据,不正常的情况秒级预警。”基地技术员徐锋介绍,这里构建的“良种繁育—智慧灌溉—智能作业”全产业链体系,让农药用量减少40%、肥料投入降低50%,亩产预计7吨左右。

  在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工段,智能化机器设备高速运作,随着多功能行车缓缓转动,排板、装槽、电解,一块块阴极铜最终成型。作为崇左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南国铜业铜冶炼项目采用目前世界先进的电解工艺,2024年产值达381.04亿元。

  “目前,公司生产线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比如RGV无人轨道小车、无人地磅、产品智能仓库、尾渣自动装车等装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赋能,提高生产率。”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施贵添说,南国铜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设备升级改造,推动生产线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目前,崇左已成功打造了广西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标杆企业1家,智能工厂示范企业16家,以及数字化车间16家。此外,东亚糖业和祥盛家居等2家企业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场景荣获国家级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秀场景的称号。这些项目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更通过技术培养和训练让各族职工一同成长为“数字工匠”,在技术协作中增进民族互信。

  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AI更成为民族文化破圈的“密钥”。“崇左云游AI助手”能听懂壮语、越南语,为游客定制“天琴体验”“岩画探秘”等个性化路线;“天琴少女”数字收藏品在“三月三”电商节5秒售罄,带动景区收入增长300%。更具深意的是,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与越南同登市共建“中国—东盟数智人文交流中心”,通过AI数字主播“小乐”讲述边疆故事,促进中越边民文化共鉴。

  从甘蔗田智能滴灌到车间无人化生产,从非遗数字“重生”到跨境文旅智能交互,崇左“产业共兴”既是技术革命实践场,更是各民族共同富裕“同心圆”——AI技术转化为收入增长与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根基在产业融合中更深更牢。

  崇左市将AI技术深度融入边境治理,构建“技防+人防”协同体系,让各族群众成为边疆安全的共同守护者。

  崇左依托“数字边海防”“智慧边海防”“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等数字化监控平台建设,实现对533公里边境线上重要点位的动态监测,不断强化完善边境电子监控指挥系统智能化应用,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搭建起“千里眼”和“顺风耳”。2024年,全市打击涉边违法犯罪成效排名全区第一。2025年1月23日,崇左市公安局代表崇左市就边境管控工作经验在自治区党委政法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在友谊关口岸,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正往返于中越两国。“过去都是人工查验,花费的时间长,过程也麻烦,现在通关效率可高了!不仅通关通道增多了,查验过程也实现了智能化。”从业二十年来,货车司机黎海南见证了从“排长龙”到“秒级过检”的蜕变。

  更具创新性的是,中越边民联合组成的“边境护卫队”通过AI翻译工具实现“中英越”交流,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强化了边境管控力度。在一次次巡逻、一次次协作中,逐渐形成了紧密团结、坚不可摧的“石榴籽”式跨境联防模式,为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崇左创新“AI+政法”模式,让边疆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创新制定法治建设“6个100%”工作目标,全区2024年行政机关一审败诉率降至1.68%、正向排名全区第二,受理后案件调解和解率排名全区第一;2024年,崇左市连续21年实现“平安清明”和重要节点赴邕进京“无越级、无非访”目标,信访及时受理率、一次性化解率等8项指标排全区第一位。

  从智能监控到口岸无人化通关,从跨境联防到智慧法治,崇左的“边关共守”之路,让AI技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数字防线”——当科技赋能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边疆安全便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与技术支撑。

  崇左市将AI技术融入民生服务,让各族群众在教育、政务、医疗等领域的智能化服务中感受公平与温暖,夯实民族团结的情感基础。

  “我使用崇左政务智能助手办理了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感觉太方便了,省心又高效。”这是市民冯女士在崇左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办理业务的真切体验,成为“数字政府”便民利企的鲜活缩影。

  AI技术的赋能不仅让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还推动了“AI+教育”新形态发展。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三小学通过AI双师课堂,与重庆教师共同开展音乐课,让壮族山歌与巴渝文化交相辉映;教师陈留还创新“双师三导”教学模式,通过线上名师讲授基础课程,线下教师侧重个性化指导,AI系统提供实时反馈,形成“人机协同”教学新生态。

  近年来,崇左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已建成6个市县教育城域网,其中4个接入广西教育骨干网,为优质数字资源共享筑牢根基。全市累计建成1455个“专递课堂”,实现抵边学校全覆盖;197所小学、61所初中达到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的标准。此外,403所学校完成“桂教通”平台管理组织建设,1.77万名教师注册使用,贯通区、市、县、校四级教育数字化应用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崇左市卫生健康委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高效便捷的智慧医疗服务平台。该平台化身市民的“健康管家”,推送权威疾病预防知识与健康政策;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技术,精准解答个性化医疗咨询,还可以一键查询医院服务特色与联系方式。与此同时,崇左正以AI赋能医保服务升级,全力构建“掌上办、联网办、集成办”的智慧医保新模式,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从智慧农场里精准监测甘蔗生长的AI系统,到24小时高效运转的智慧口岸;从云端课堂的山歌对唱,到边境线上坚守岗位的“数字哨兵”,崇左市正以AI为笔,书写着边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在这里,技术创新不仅是生产力的提升,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当各族群众在智能时代共享发展成果、共担守护责任,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边疆沃土茁壮成长。

  下一步,崇左将继续深化“AI+边疆治理”模式,拓展智慧养老、跨境数字贸易等应用场景,让人工智能成为边疆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的“永动机”,为全国边疆民族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崇左经验”。


 


上一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 夏粮收购展现新气象 下一篇:超载一次被罚十几万!卡车司机再遭天价罚款!
推荐产品

如需定制产品及了解价格,请跟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4-2020 杏彩体育官网登录注册入口 版权所有丨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15023936号-7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长浜路5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