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立足“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发展定位和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深做透能源“稳控转”文章,发展壮大煤、电、化和绿色载能产业,持续推动园区扩规模、促转型、强保障,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
冬月,陕煤集团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智能采煤地面分控中心屏幕上实时跳动着井下数据,人员设备精准定位,智能化管理一目了然。
动动手指,点点鼠标,“穿着西装把煤采”……几名操作人员端坐在电脑前,面前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10米超大采高智能综采工作面采、掘、支、运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运行情况。
采煤工作面上,轰隆声响,水雾飞溅,采煤机似钢铁巨兽精准割煤,支架像智能卫士自动挪移,科幻感十足。掉落的煤炭集体“乘坐”刮板输送机,被运往皮带上继续前进,汇聚成一条翻滚的“乌金河”。
“我们在智能采煤方面已成功实现了井下采煤一键启动、规划自主截割;在智能掘进方面实现了掘、支、运平行作业,可视化机器人自主打钻支护的新模式,在智能辅助系统方面,实现了无人作业、无人巡视的新跨越。”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小虎介绍道。
近年来,黄陵县持续加快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以黄陵矿业为龙头,积极地推进煤矿开采、掘进、生产辅助、安全保障、绿色低碳等全方位智慧赋能,为传统能源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借鉴,努力探索形成了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黄陵经验”。
智能化场景无处不在。踏入黄陵县煤炭计量马连口站,载重车辆鱼贯而入,智能地磅悄然称重,数据瞬间采集,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随着智能化开采技术在黄陵县煤炭行业的广泛应用,为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2023年7月黄陵县建成了煤炭行业综合管理系统,以数字技术为抓手,精细化管理煤炭行业运销活动。“管理平台依托电子运单,实现了自动验票、核对、统计功能,能够实时监控企业的煤炭销售数据,有效遏制煤炭资源税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黄陵县煤炭计量站站长刘仁寿见证了计量工作从传统计量向数字计量的转变。
系统通过在各涉煤企业安装过磅数据采集设备和防逃逸抓拍设备,在计量站安装无人值守过磅系统和防逃逸抓拍系统,采集煤炭流通所有的环节的煤炭运销数据,掌握煤炭从源头销售到最终流向的全过程监管,完成了“通行更高效、煤种更细化、监管更有力、运单电子化”的建设目标。
银白的冷却塔高耸入云,崭新的主厂房气势恢宏,锃亮管道纵横交错,厂区道路整洁,绿植环绕初绽生机……
位于黄陵县店头镇白石村的黄陵矿业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项目是黄陵矿业公司为加快国家规划内支撑性电源建设,保障陕西省电力增长需求,推动延安市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黄陵矿业做大做强电力板块,全力打造“一流企业”的重要举措。项目占地约540亩,东侧紧邻店头电厂一期,动态总投资82.0266亿元,机组选用2台1000MW高效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发电机组,采用煤电一体化模式建设,同步建设除尘、脱硫及脱硝等环保设施,电厂燃料来自黄陵矿业二号煤矿所产原煤,年用煤量376万吨,通过矿区铁路专用线输送进厂,生产主水源为店头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城市污水再生水,年用水量约288万吨,厂内设置灰渣筒仓和粉磨系统,可实现固废的全部综合利用,电厂送出以750kV电压等级接入国家电网。
截至目前,黄陵煤电总装机容量202万千瓦,年消耗原煤、煤矸石、煤泥等530余万吨、发电量110亿度,年产值35亿元左右。同时,黄陵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布局建设店头电厂二期、三期,两个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建成后黄陵煤电装机规模将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智能化的煤炭生产和运销环节,带动着资源的就地转化,发挥出煤电集聚效应。黄陵矿业沮源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介绍,“黄陵矿业店头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扩建项目计划于2026年5月建成,实现双机双投,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110亿度,年产值可达40亿元,实现了煤炭就地转化清洁利用,逐步提升了产业层次,优化了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为加快延安革命老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果说煤电化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及煤矿智能化建设开启了黄陵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篇章,那么17公里之外的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则是黄陵坚定不移向“绿”而行的生动诠释。
走进黄陵年产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项目施工现场,入目一片高塔林立、管廊纵横。在这里,一块看似不起眼的煤矸石,能够变成其他颜色,大小不同的颗粒,进而被使用于建材行业的方方面面。
黄陵循环生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晨明作为40万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项目主要负责的人介绍,项目施工目前已进入尾声,主要是设施安装消缺及土建工程收尾工作,已投资2.9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0.9%,计划项目2025年1月点火试生产。“我们的项目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在黄陵建材行业填补石灰石资源空白,有效代替砂石骨料。同时,带来环保收益,年处理煤矸石45万吨,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矸石堆存带来的环境污染。预计投产后年产值约9千万元,为黄陵工业循环煤炭链条,延链、强链、补链贡献应尽力量。”董晨明说。
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宗旨,以“工业5.0”理念为引领,以国内外先进“固废利用技术”为支撑,树立“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建材与循环经济双核联动,新材料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两级支撑”的生态路径,黄陵县首次实现“矸石全消纳、产业全循环、高值全利用、低碳零排放”循环利用的目标,有力推动传统行业向绿色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在陕西宏顺矿业机械设备制造车间,工人们正在开足马力生产煤矿井下皮带运输车,并对已经组装的各类井下防爆车进行交付前的最后调试。
位于黄陵县工业经济产业园的陕西宏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面对矿山绿色转型机遇,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研发,先后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陕西省首个矿用特种车辆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矿井防爆柴油机领域积极布局,制造生产的矿井防爆车正在为多地矿区服务,年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助力全市安全生产。
产业集聚、经济引擎。依托园区“发动机”,点燃县域经济“强引擎”。近年来,黄陵县始终将工业园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全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优势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建有高铁新城创新示范园、工业经济产业园、科技产业园,规划发展煤、电、化工、绿色载能、现代农业、数字化的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目前入驻企业104家,其中“五上”企业55家,吸纳就业1.93万人。
“我们将按照‘五集五区’要求,快速推进新质工业园区建设,围绕煤电、煤化工、绿色载能新材料等产业链,紧盯政策和市场,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储备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创新中心政策、金融、商事、科技、人才服务窗口作用,用好周‘解扣’、周‘解难’等机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一站保姆式服务。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汇聚,形成创新生态群落,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黄陵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兰民锋介绍道。
工业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引擎。2024年,黄陵持续抓调度稳增长、抓增量激活力、抓产业促链群、抓纾困优服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做深做透能源“稳控转”文章,发展壮大煤、电、化和绿色载能产业,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满天梁工贸公司等一批精煤洗选企业晋档入规,煤炭计量数字化场景应用落地,店头电厂二期项目全面开工、三期项目核准批复,总投资117亿元的碳硅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加速推进,全国最大的煤矸石制陶粒项目即将投产,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形态趋势持续向好。2024年1—11月,完成工业产值33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5%,预计全年原煤产量3050万吨、洗精煤220万吨、发电量突破100亿度,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60亿元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以上。
黄陵县工业和煤炭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延军表示,“我们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聚焦新型工业化,用力推进工业产业链式集群发展,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认真谋划工业领域‘十五五’规划,积极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引进培育上取得新突破,为黄陵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机器轰鸣的各类项目建设工地到科学技术创新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再到节能减排的绿色产业,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生产场景,工业园区里日新月异、厂房车间里繁忙有序,黄陵县正在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交出高水平发展的“黄陵答卷”。(黄陵县委宣传部供稿)